特邀嘉宾
郭毅可
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,欧洲科学院院士,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数据科学研究所所长,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
研究领域:分布式数据挖掘,在网格计算、云计算、传感器网络和生命科学领域中的数据科学。
1980年至1987年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专业就学,是首批清华硕博联读生。1987年被公派至英国留学,1994年博士毕业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计算机系,获科学博士学位。2002年成为帝国理工学院计算机系最年轻的计算机科学教授,2014年创建帝国理工数据科学研究所并被任命为所长。2015年4月起,担任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院长。
张建伟
德国汉堡科学院院士,德国汉堡大学教授,多模态技术研究所所长
研究领域:智能感知、机器学习、自主规划、多传感信息融合、智能机器人、多模态人机交互。
1986年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学士第一名毕业,1989年获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硕士(人工智能)学位,1994年获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计算机系博士(机器人)学位。发表三百余篇论文专著,多次获得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,拥有四十余项发明专利。担任多个国际智能机器人及智能控制会议的大会主席、数家国际企业顾问、国务院侨办及中国侨联专家海外咨询委员、德国清华校友会会长、德中企业家联合会会长、北德华人华侨联合会会长。
傅晓明
德国哥廷根大学终身教授,中国教育部、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长江学者讲座教授,美国UCLA富布莱特学者讲座教授,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(IEEE)高级会员
研究领域:互联网、移动计算、云计算、大数据及社会网络。
1994年毕业于东北大学,获学士学位,1997年获东北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硕士学位,2000年获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博士学位。2000年底担任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研究员。2002年起任教德国哥廷根大学,创建计算机网络研究实验室,兼任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学术院长、国际办公室主任等职。2007年(33岁)成为哥廷根大学建校270年历史上的第一位华人终身教授(时为全校最年轻的教授),也是德国历史上由中国博士获聘终身教授职位的第一人。他曾担任IEEE ICNP 2013、ACM ICN 2016等国际学术会议总主席,以及Green ICN、Mobile Cloud、Clean Sky及ICN 2020等多个欧盟大型科研项目的总负责人、首席科学家。

 

 

何泾沙
北京工业大学教授,博士生导师、北京市特聘教授、湖北 “楚天学者 计划” 主讲教授
研究领域:计算机网络、信息安全、3D打印、大数据与云计算安全、数字取证。
毕业于美国马里兰大学,先后任职于美国IBM Corp. (资深计算机科学家)、MCI Communications Corp. (高级工程师)、GRIC Communications, Inc. (首席工程师)等,先后获取美国发明专利12项。2003年通过北京市高层次人才项目引进到北京工业大学任教授。截止2017年3月,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共发表论文261篇,其中已被SCI收录21篇,EI/ISTP收录184篇,获中国发明专利58项,主持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、863课题等30余项。
林海翔
荷兰Delft理工大学教授,浙江理工大学“金沙学者讲座教授”
研究领域:高性能计算、并行分布算法、大规模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。
1979年考入清华大学,1979年赴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留学,在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分别获得学士、硕士和博士学位。林海翔教授是并行分布计算与数据建模仿真领域知名学者。他承担了欧洲、荷兰10多项科研项目,发表研究论文100多篇。担任多个国际学术期刊编委、学术会议程序委员会主席/副主席,曾担任全欧华人专业协会联合会主席、荷兰华人学者工程师协会主席,曾获荷兰女皇勋章;担任中国科学院大学、山东大学、广西大学访问(客座)教授。
 
吴少凡
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研究员,博士生导师
研究领域:激光与非线性光学晶体、闪烁晶体与闪烁陶瓷等新型功能材料。
1998年获厦门大学材料化学学士学位,2003年获中科院福建物构所凝聚态物理硕士学位,2006年获中科院福建物构所物理化学博士学位。作为第一完成人,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(2004年度)、石油和化学化工协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(2005年度);作为第三完成人,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(2011年度)、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(2007、2000年度);获福建青年科技奖(2005年度)、福建运盛青年科技奖(2005年度)和中国石化协会青年科技突出贡献奖称号(2009年度),2011年度获得福州市杰出科技人员称号。

 

 

DaizhongSu
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教授,先进设计与制造工程中心主任
研究领域:一体化设计制造、可持续生产、循环经济、机械传动。
作为欧洲委员H2020计划下的CIRCf4Life项目协调员,DaizhongSu教授负责协调17个国际团队的工作,该项目预算为730万欧元。此外,DaizhongSu教授还担任国际机械与机器科学促进联合会(IFToMM)齿轮传动技术委员会主席,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Engineering期刊主编,以及先进设计于制造国际会议的创始人、主席。长期以来,他主持了多项国内外合作研究项目,如欧盟FP7 EcoCost, 欧盟FP7 cycLED, 欧盟FP7 AgitatorCBM, 欧亚IT&C, 英国研究理事会以及中国自然科学基金。
徐军华
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(NTU)-法国原子能委员会(CEA)联合实验室研究员
研究领域:废旧智能制造产品的回收和利用。
2013年12月获得欧盟玛丽居里博士奖学金,2018年获得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博士学位,2018年9月到2019年3月,在赫尔辛基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,2019年3月至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研究员。目前已经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,其中6篇影响因子大于5,申请并授权发明专利三项,科研成果曾被赫尔辛基大学新闻和中央电视台专题报道。曾参加第九届国际核化学赫尔辛基会议,2016国际离子交换剑桥大学会议等,并担任2018年第十届欧洲论坛担任大会主席。此外,受邀多个国际期刊审稿人,包括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,materials以及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等。
李俊
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研究员,福建省机器人智能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
研究领域:自适应控制、认知系统建模、人机交互、神经网络、机器人控制技术等。
2009年在德国维尔茨堡大学获信息及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,2012年在慕尼黑大学(LMU)机器人人工智能实验室(COTESYS)获得博士学位,同年开始在德国马尔堡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,之后留校任职并从事相关研究。留德期间先后承担和参与了多项德国(DFG)及欧盟范围内多项企业相关研发项目,归国后入选福建省第五批百人计划、中科院海西研究院引进优秀海外高层次人才、泉州市引进高层次创新百人、晋江市优秀人才,主持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、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及多项企业委托项目,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、多项省市各级政府重点科技计划、中科院先导计划A类及STS计划等多个项目。发表专著2部,专业论文16篇,申请及授权专利36件(PCT国际专利1件),软件著作权3项。

重要日期

  • 论文截稿日期:

    2019年6月30日
    2019年7月25日

  • 论文录用截止:
    2019年8月10日

  • 参会注册截止:
    2019年7月30日

  • 会议召开日期:
    2019年10月17日-19日

联系我们

  • 尤风玲老师
    蒋林华教授

  • aiam@iaast.cn
    aiam@fcpae.com

  • 18003862371
    15515536262